iBeacon從2013年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動靜,畢竟是蘋果推出的一套技術方案,蘋果這個公司真的可謂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存在,他推出的一套技術,從而引起了iBeacon可應用于各大場景。比如可以實現(xiàn)折扣信息推送,室內(nèi)定位,在國內(nèi)見得最多的莫過于微信搖一搖,還有比較高端場所,博物館,景區(qū)都可以用上iBeacon信息推送技術,想要了解iBeacon更多信息到iBeacon是什么意思具體了解,這里就不多說,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下iBeacon推送信息是怎么實現(xiàn)的。
Beacon本身設備是無法推送消息,那它到底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這就得靠安裝在手機上的 APP 了。
比如有個顧客安裝了商場的 APP,商家在數(shù)碼專柜的角落部署了一個 Beacon,當顧客靠近數(shù)碼專柜時, APP 在后臺檢測到你距離數(shù)碼專柜不到 5 米,這時 APP 發(fā)起一個通知,你點開后彈出了最新的數(shù)碼產(chǎn)品介紹和優(yōu)惠信息。
檢測與 Beacon 之間的距離,并發(fā)起通知,全都由 APP 本身控制。
室內(nèi)定位?
移動設備只能獲取自身到 Beacon 之間的相對距離,所以當房間中只有一個 Beacon 設備,可以定位到手機是在一個圓的邊上,如果有兩臺設備,可以將手機定位到兩個圓的邊上,他們可能有兩個點重合,所以還是無法精確定位手機的位置,理論上部署 3 個Beacon 設備,才能定位一個用戶的具體位置。
在實際的場景中,還要考慮墻壁和物體遮擋導致的數(shù)據(jù)誤差,將相對距離轉(zhuǎn)換成具體房間的坐標也是一件難度比較大的事,目前市面上似乎還沒有一個實用的算法能夠準確定位二維空間的位置。
移動支付
在 iBeacon 發(fā)布之初,用人用它和 NPC 技術進行對比,猜測蘋果將使用 iBeacon 技術實現(xiàn)近場支付,iBeacon 的原理明顯不適合于支付場景,Apple Pay 也是直接使用了 NFC ,更讓人相信 iBeacon 不適合于移動支付。
iBeacon 和微信搖一搖?
很多商場、電梯間甚至公交車的電視屏幕旁,都有微信搖一搖的提示,打開微信搖一搖界面,會看到多出一個 “周邊” 的標簽,搖動手機,就會搖出一個公眾號,點擊進去一般是優(yōu)惠券頁面,商家以此吸引用戶到店消費。
這是微信提供給商家的一個功能,下面是原理示意圖:
首先商家需要申請微信公眾號,購買并部署 Beacon 設備,將自己 Beacon 設備的 ID 提交到微信后臺,并錄入要跳轉(zhuǎn)的頁面。Beacon 的設備 ID 和電腦的 MAC 地址類似,每個 Beacon 設備都有全球唯一的設備 ID。
用戶在 Beacon 設備附近搖一搖,微信獲取 Beacon 設備。
ID 微信將獲取到的 Beacon ID 上傳至微信服務器。
服務器返回商家公眾號和配置好的頁面,用戶可以領取優(yōu)惠券。
前幾種整合的方法對于商家來說,除了購買 Beacon 設備,還要開發(fā) APP,還要對 APP 進行推廣,引導用戶安裝,這些都是巨大的隱形成本。微信將這些需求進行整合,抽象出搖一搖周邊功能,商家只需簡單的配置就可直接使用,大大降低了商家的使用門檻,所以現(xiàn)在國內(nèi)使用 iBeacon 技術最多的、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和微信結(jié)合。微信借著龐大用戶群的影響力,不僅引領了二維碼的流行,又將 iBeacon 技術帶入到生活中。 本文文字部分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